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252X.2017.04.017

应用生物材料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引用
脊髓损伤复杂的自然病理过程表明损伤多个方面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修复 [1].受损病灶产生的细胞应答反应构成的微环境不利于修复进行.星形胶质细胞聚集导致胶质细胞增生性瘢痕的形成,瘢痕里有大量抑制轴突再生的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因此,独立的神经元再生轴突与周围神经元重新建立联系不易成功 [2].脊髓损伤治疗策略的一个主要限制是药物运输的问题,包括多种治疗方案:不同途径的药物注射,置入药物泵或鞘内导管,使用病毒载体,置入纤维母细胞或者其它基因工程细胞.这些药物运输方法侵袭性较大,可能会进一步激发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有潜在增加神经损伤风险的可能.而且,病毒载体的使用和植入能够运输神经生长因子和硫酸软骨素酶 ABC ( chondroitinase ABC,cABC ) 基因工程细胞是不受控制的药物治疗方法,同时具有潜在的致肿瘤风险 [3-5].使用微型泵和鞘内注射是一种非特异性治疗方法,缺点是容易堵塞或者感染.所以,使用生物材料能够协助药物的运输和释放,在脊髓损伤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脊髓损伤、组织工程、神经再生、综述

6

R683.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D161100002816005

2017-05-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09-31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95-252X

10-1022/R

6

2017,6(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