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252X.2016.11.01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长度的平衡策略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长度的平衡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2例,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30~68岁,平均(55±5)岁.股骨头坏死54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Crowe Ⅰ、Ⅱ型)32例,原发性骨关节炎6例,类风湿关节炎6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术前Harris评分20 ~ 66分,平均(43.8±10.7)分.术前双下肢长度差异0.4~2.3 cm,患肢短缩<2 cm 70例,短缩≥2 cm 32例,平均短缩(1.5±0.5) cm.术前通过直接测量及影像学测量评估患者双下肢长度,模板测量预估假体型号及假体安放位置,术中通过测量大转子尖与股骨头中心在股骨长轴线上的垂直距离,关节复位后用手触摸坐骨结节与小转子尖的位置关系,保证双下肢间隙与身体纵轴平行的情况下,用手触摸双侧胫骨结节看是否在同一垂直面等多种综合方法确定肢体长度.结果 术后98例获得12~ 24个月随访,平均(17.6±7.6)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80~ 94分,平均(88±3.3)分,术后双下肢等长38例,患肢缩短20例,延长40例,双下肢不等长范围0.1~ 0.4 cm,平均0.2 cm.结论 翔实的术前测量评估和精细的术中再评估等综合调整肢体长度的方法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肢体长度平衡.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髋关节、下肢、髋脱位、先天性
5
R687.4(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7-0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6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