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480X.2022.10.002
机器人冲击、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制造业碳减排——理论分析及中国的经验证据
机器人资本的动态深化已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其带来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为中国制造业碳减排提供了关键驱动.本文从理论、实证、分解三个层面考察机器人冲击的碳减排效应.首先,将机器人与碳排放引入异质性产品的垄断竞争模型中,构建了机器人应用影响碳排放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机器人通过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影响碳排放的规模增排效应与技术减排效应.其次,采用2003-2016年中国跨地区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了机器人冲击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器人冲击显著降低了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机器人冲击每提高1%将造成制造业碳排放降低0.96%.最后,将机器人要素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框架,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动态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解结果显示:总体看,机器人的技术减排效应平均高于规模增排效应,碳减排效应 日趋显著;细分效应看,机器人投入效应、资本自动化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增排贡献,而劳动力—机器人要素结构效应和机器人—能源要素结构效应具有明显的减排贡献;跨时期看,相较于"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机器人技术减排效应进一步深化,为中国制造业碳减排提供了关键支撑;跨行业看,高耗能行业中机器人的技术减排效应远高于低耗能行业,具有更明显的碳减排贡献.
机器人冲击、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碳减排、规模效应、技术效应
F124(中国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西南财经大学光华英才工程的资助
2023-0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