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股东的资本成本差异研究——兼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基础
股东异质性表现为不同性质的股东对于公司治理的不同追求,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报酬率要求.在中国,国家股东与非国家股东性质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资本成本差异是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基础.混合所有制的财务优势反映在通过不同性质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实现资本成本的最低化.本文数据显示,国家股东依然是中国公司的第一大控股股东,对于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股东异质性会显著影响公司资本成本,由于政府职能与国有资本投资要求的混合以及政府管理经济手段的惯性,出现了国有资本成本低于非国有资本成本的现象;国家股东投入资本的资本成本还受到被投资行业性质的影响.在国家控股居主体地位的背景下,要求报酬率较高的非国家股东的加入势必带来资本成本更高的股权结构,从而产生与改革目标相违的“资本成本悖论”现象.这一现象将伴随国家股东职能的明晰、国有资本投资理性的提升以及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完善而逐渐消除,而这正是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趋于成功的过程.
股东异质性、资本成本、混合所有制、资本成本悖论
F275(企业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15-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2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