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9958.2020.10.01
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及治疗
背景: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中,有时需要进行长节段固定融合,在获得稳定的同时,可能带来固定节段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目的:回顾腰椎长节段固定融合病例,对PJK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后的处理、预防方法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行腰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患者117例,最终82例获得随访(随访率70%),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随访时间、骨密度、体重指数、固定节段等.手术前后及随访时行X线检查,使用Surgimap软件测量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脊柱矢状轴(SVA)、近端交界角(PJA)、脊柱整体力线(GSA)、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记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发生PJK的患者记录Hart-ISSG PJKSS量表得分.结果:远端固定到S1的患者以及近端固定到胸腰段的患者PJK发生比例更高.PJK组术前LL、SS较非PJK组更小,术前SVA、PI-LL、GSA较非PJK组更大.末次随访时,27例患者发生PJK(32.9%,27/82),其中9例患者行翻修手术.结论: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时远端固定椎应尽量选择L5及L5近端,而近端固定椎尽可能避开胸腰段.对于术前矢状位失衡明显的患者应重视矢状位平衡的恢复,Hart-ISSG PJKSS量表对PJK患者翻修手术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近端交界性后凸、长节段、翻修手术
13
2020-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93-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