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0034.2019.03.012
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青少年Grauer ⅡB型齿突骨折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青少年GrauerⅡB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5年4月,采用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19例不适合行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GrauerⅡB型齿突骨折青少年患者,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4~32(24.6±5.0)岁.术后复查CT显示骨折骨性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在末次随访时(内固定拆除至少1年以上)采用动力位CT评估寰枢椎旋转活动度的保留情况.记录第1次手术前、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前、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对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前、末次随访时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例患者出现枕颈部麻木、疼痛等枕大神经刺激症状,给予脱水、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1~2个月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获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术后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8~25(21.47±2.41)个月.术后骨折骨性融合的时间为6~10(8.21±1.27)个月.骨折骨性愈合即行Ⅱ期手术拆除内固定,期间无内固定失败.术后患者颈痛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的6.74±0.65下降到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术后末次随访时的0.4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I值由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前的(10.58±2.04)%下降到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术后末次随访时的(3.79±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术后末次随访时,动力位CT显示寰枢椎单侧旋转活动度达到向左(15.73±5.57)°,向右(15.55±5.78)°,寰枢椎总体旋转活动度为(31.28±10.71)°.结论: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不适合行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青少年GrauerⅡB型齿突骨折,可以避免寰抠关节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寰枢椎的旋转活动度.
齿突骨折、内固定术、寰枢椎融合、旋转、活动范围、青少年
32
R683.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8H060007
2019-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5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