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0034.2009.12.018

活血化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对照试验

引用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表现为"皮肤暗红,温度高于健侧,排汗较多而皮肤湿润和肢端水肿,伴随中等程度疼痛"的患者归为气滞血瘀型.自2006年至2008年,58例气滞血瘀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口服活血行气滋养筋骨的中药方(苏木10g,川芎6g,乳香6g,当归10g,红花6g,没药6g,地鳖虫10g,参三七3g,赤芍10g,陈皮5g.落得打15g,炮山甲10g,延胡索10g,骨碎补15g).每日1剂,分2次口服,10d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中药煎汤熏洗.采用舒筋活血方(伸筋草10g,秦艽10g,独活10g,当归10g,钩藤10g,乳香6g,没药6g,红花6g).该方泡 .浸汤液经抽水,干燥制成颗粒剂.使用时加热水冲成汤药熏洗,每日1剂,熏洗2次,每次30 min,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为相同颜色的口服汤药和熏洗用的颗粒剂,给药时间、方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和患肢肿胀(体积)改变的情况,并30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疼痛VAS评分:治疗组平均降低(3.8±0.8)分,对照组平均降低(1.0±0.3)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软组织体积减少(21.8±2.5)ml,对照组减少(10.3±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可减轻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中药疗法、活血祛瘀、气滞血瘀、疼痛、临床对照试验

22

R74;R56

2010-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20-92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骨伤

1003-0034

11-2483/R

22

2009,22(1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