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8.11.004
能源价格波动、诱导性技术进步与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随着能源的“金融属性”日益凸显,科学评估能源价格波/对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综合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参数化的双曲线距离函数,将能源价格因素纳入环境全要素生产率(ETFP)的分析框架,剖析能源价格波/影响ETFP变/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199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能源价格诱导性技术进步对我国E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及其时空分异规律,并识别该技术进步的具体偏向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能源价格诱导性技术进步的平均速率为0.22%,其对ETFP变/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并表现出较强的时空分异特征.此外,从要素投入来看,能源价格诱导性技术进步总体上呈现资本和能源节约—劳/力使用型特征;从产出侧来看,其主要偏向于SO2的减排,但对CO2减排和GDP扩张的诱导作用不甚明显.
能源价格、诱导性技术进步、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双曲线距离函数
26
F832(金融、银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503094,71774122,7130317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D014
2019-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