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回归”彰显大学之道的时代内涵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大学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即读书;回归本分,即教书育人;回归初心,即培养人才;回归梦想,即“双一流”的教育梦.这“四个回归”用朴实的语言,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彰显了大学之道的时代内涵,为新时期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回归常识,坚持读书学习之教育原点.当下的教育呈现出多元的繁华景象,多元是件好事情,说明我们都想有一些创新,但真正的创新须回到教育的原点来审视和考量.到底“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个最朴素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可见,大道至简,大学教育最基本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读书氛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理性的思考,进而领会求知的快乐,激发更多求知的渴望,这才是创新的源泉,是我们今天教育创新应该围绕的原点.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