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7.16.34
不同浓度的氧复苏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氧复苏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出生且无脑损伤的窒息新生儿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低氧组、中氧组和高氧组,每组各27例.低氧组患儿给予21%的氧气进行复苏,中氧组患儿给予40%的氧气进行复苏,高氧组患儿给予100%的氧气进行复苏,连续治疗2周.统计3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并记录所有患儿开始啼哭时间、建立自主呼吸时间及出生后14 d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同时在出生后1 min、5 min及10 min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及出生后5 min的心率测定.另外对新生儿进行血气分析和统计氧中毒发生率.结果 低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07%,中氧组为96.30%,高氧组为85.19%,中氧组明显高于低氧组(P<0.05),其他组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开始啼哭时间、建立自主呼吸时间、NB-NA评分及出生5 min的心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低氧组和高氧组患儿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出生后1 min后的Apgar评分、pH值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生后5 min和10 min后的Apgar评分及氧分压(PO2)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氧组患儿5 min和10 min后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两组患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患儿的P02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两组患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和中氧组患儿均未出现氧中毒现象,而高氧组氧中毒现象发生率为3.70% (1/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25,P=0.363).结论 不同氧浓度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中等氧浓度能够改善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症状,并有效预防足月窒息新生儿脑损伤.
足月、新生儿、窒息、复苏、氧浓度、脑损伤
32
R722.12(儿科学)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MS1138
2017-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791-3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