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4411.2005.15.025
基础体温监测药物流产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周期中BBT的变化及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嘱药物流产妇女自服药日起每日晨起立即测口温5 min,将结果记录在基础体温单上,连续测量至转经并月经干净后复诊,制成BBT曲线.结果:有可分析的BBT结果146例(完全流产145例,药物失败1例,无不全流产).BBT双相137例,占94.5%;BBT单相8例,占5.5%;1例服药后8 d BBT仍持续高温不降,B超证实药流失败;2例药流后BBT双相,高温相维持20 d,尿HCG阳性,B超证实早孕,提示再次妊娠;2例BBT双相,黄体期维持20 d来月经,经后BBT下降,推测有隐匿性流产可能.89.0%药流妇女BBT于服米索前列醇当日及孕囊排出后第1天开始下降;94.5%的BBT降幅在0.2℃~0.5℃;80.7%的BBT于孕囊排出后至7 d内降至最低值;95.9%的BBT最大降幅在0.3℃~0.7℃;BBT双相者平均排卵日为(20.8±0.3)d,黄体期为(12.5 +0.2)d.多数表现为黄体功能不足(LPD):①12.4%的双相BBT高低温差≤0.3℃;②97.8%的高温相波动幅度≥0.1℃;③5.1%的BBT上升移行期≥3 d;④16.1%的BBT高温相≤11d.81.0%的LPD单项异常,13.9%的LPD 2项同时异常,5.1%的LPD 3项同时异常.转经日期为(32.9±0.3)d,经期为(6.1±0.1)d.经多元相关分析发现,宫腔操作史、药流史、BBT变化各指标及出血时间长短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药流BBT多于服米索前列醇当日或胎囊排出后第1天开始下降,降幅0.2℃~0.5℃,约经1周BBT逐渐下降达最低水平,最大降幅为0.3℃~0.7℃,于20 d左右BBT上升并排卵.黄体期维持12 d左右,多存在一定程度的黄体功能不足,但对转经、经期和经量无影响.BBT尚可监测药流失败和再次妊娠.
基础体温、药物流产、临床监测
20
R169.1(个人卫生)
200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892-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