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4411.2002.11.009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初步探索
观察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探讨子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被激活的关键点及其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测定62例正常宫颈标本、6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29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它在正常宫颈标本中发现5例有端粒酶的活性表达(8.1%),在68例CIN中发现27例有端粒酶活性(39.7%),在浸润性宫颈鳞癌中有28例端粒酶活性表达(96.6%),正常组和CIN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CINⅢ和CIN 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宫颈浸润性鳞细胞癌和CIN Ⅲ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随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加重而阳性率增高,端粒酶的激活是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检测端粒酶活性对早期诊断宫颈癌有一定意义.
端粒酶、宫颈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17
R73;R96
200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6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