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11/j.cnki.zgfx.20221130.003
证据属性的中国法律之道
证据属性是证据法学的基本问题,在我国历来多有争议.我国较长时间里所肯认的学说是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关联性(相关性)、合法性,但其在近年来遭到的批判甚烈,理论上表现出建立新学说的强烈欲望.新近的探索推进了理论的进展,然而,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澄清.为此,需要阐明:明确证据的当前事实性,才能有效界分证据与待证事实,进而实现对证据相关性的问题聚焦;对证据相关性建构的事理原理及其运用的法律规导原理(法律许可的事理相关性)进行澄明,才能凸显证据相关性对于制度建构的根本意义,以及明晰我国"法律传统"对证据相关性理论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证据属性理论在我国的现实化,不仅需要对一些既有证据规则进行新的阐释,还有必要对规则进行一些新的表达和拓展.
证据属性、当前事实性、证据相关性、证据规则
D915.13;B813;D676.5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BFX084
2023-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28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