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的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原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基于个人信息的算法自动化决策越来越普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相关国内外法律都引入算法解释权加以应对.但由于算法具有黑箱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算法解释权是否应理解为一般性权利还是限定性权利,要求系统性解释还是个案性解释、事前解释还是事后解释、人工解释还是机器解释,都存在解释争议与适用困境.在原理层面,这一争议与困境源于个人算法控制论.应以沟通信任原则重构算法解释权,将算法解释权的性质视为一种程序性权利,而非实体性权利.算法解释权制度也应进行重构,建议根据自动化决策所处的行业领域、市场化程度、个案影响、企业能力而对其内容、程度、时间和方式作不同要求.
算法、自动化决策、算法黑箱、算法解释权、个人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BFX198
2022-03-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9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