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11/j.cnki.zgfx.2021.01.012
私人复制的著作权法制度应对:从机械复制到云服务
私人复制长久以来主要表现为手工抄写,因而立法对之一直未有专门的制度安排.随着复制设备及介质的家庭化,私人复制对著作权人利益的影响逐渐受到著作权法的重视,补偿金制度的创设,即是许多欧美国家针对私人复制的负外部性所作出的制度回应,但也有中韩等少数国家在合理使用制度之外并未构建补偿机制.实际上,本质为"庇古税"的私人复制补偿金制度并不能很好地回答其是否属于外部性理论"胡闹"的产物,该制度在具体适用中亦存在诸多实操难题,因此,我国著作权法长期以来应对私人复制的制度安排值得肯定.随着计算技术、互联网产业、云服务飞速发展,作品传播的供需两侧均与机械复制时代大相径庭.从市场原则出发来看,私人复制将更加没有"生存空间",因而补偿金制度已无构建之必要.刚刚完成修订的我国《著作权法》坚持了过去的正确选择,即使云服务时代仍会有零星的私人复制行为,现行立法也足以应对.
著作权法;私人复制补偿金;合理使用;机械复制;数字时代;云服务
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知识产权交易基本理论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7BFX116
2021-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18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