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支点:私法关系涉外性之界定及重构
国际私法是我国规范涉外私法关系、建构私法领域对外开放秩序的基本法律,私法关系的涉外性是其发挥功效的支点.私法关系涉外与否,将在程序与实体上产生体系化的法律效力差异.我国迄今采取法律关系要素涉外的方式界定私法关系的涉外性,这在涉外民商事交往相对简单、法律关系较为传统的历史形势下较好地发挥了建构涉外私法秩序的功效.自贸区(港)、深圳前海、外商投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一站式”争端解决机制等对外开放的创新安排和实践,对现行涉外私法关系界定规则造成了新的冲击.我国应积极回应新形势下制度型对外开放的要求,顺势革新涉外私法关系界定规则,对外协调民法等周边规范,对内融贯法律适用法的内在安排,引入实质关联标准,设立矫正规则,创建“非内域私法关系”特别规则,为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创新安排与实践探索预留空间,为我国从政策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奠定基石.
私法关系、涉外性、制度型对外开放、全球私法治理
F12;D9
2018年度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项目“论海牙‘判决项目’的最新发展”18SFB1009的研究成果
2020-0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8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