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附带”:以中国基层司法“法官后语”实践为主线
判决书“附带”,尤其是中国基层司法实践中的“法官后语”,折射了关于判决书定义、功能,及法官角色和更宏大的司法的理论复杂,需深入辨析.而历史化地理解问题,并引入微观司法需求互动和宏观社会需求互动的概念,可深入洞察其关键,并获得关于判决书“附带”至司法等系列问题的“社会约定”的思考路径.由此推进,重视并积极回应被司法者和广泛司法关注者对司法的愿景,符合司法政治学的正当性理念,亦对中国现代正规司法建设有益.
附带、法官后语、需求互动、社会约定
"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09ZFG82006;亦为司法部2005年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重点项目"司法方法与司法公正"05SFB1002
2013-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14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