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6.002
电离辐射诱发人外周血miRNA-150表达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 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剂量照射引起人外周血miRNA-150表达的差异,从而探讨miRNA-150在机体辐射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将采集的静脉血分别给予0.5、1、2、4、8Gy剂量照射,并设置对照组.照射后将血样接种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瓶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照射8、24h后miR-150的含量变化;采用tbools软件进行miR-150序列比对,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50靶基因.结果 miR-150在0.5、1、2、4、8Gy照射后8h后2-△△Ct值分别为0.66、0.68、0.74、0.75、0.63,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照射24h后2-△△Ct值分别为0.94、0.95、0.71、0.59、0.67,较8h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与小鼠miR-150-5p序列一致,miR-150-3p种子序列区存在单一碱基差异,靶基因预测表明BASP1、MAP3K12和ZBTB4基因为人miR-150靶向基因的可能性最高.结论 照射后外周血中miR-150差异表达与辐射损伤有关,可成为预测辐射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电离辐射、miRNA-150、生物标志物、辐射损伤
28
Q691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工程2017-12-A
2020-06-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06-60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