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79/j.issn.1009-3419.2015.01.01
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裸鼠模型的99mTc-octreotide受体显像研究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对其预后有重要价值,目前的检查方法比较局限,传统影像学方法特异性差,而PET/CT价格昂贵,难于推广应用。小细胞肺癌属神经内分泌肿瘤,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是其早期进行分子影像诊断的理论基石。本实验旨在观察99mTc-octreotide在正常裸鼠体内的分布、代谢及荷人NCI-H446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体内显像变化,为临床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人小细胞肺癌的裸鼠肿瘤模型,正常裸鼠及荷瘤鼠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显像剂后行动态及延迟显像。运用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技术勾画各时相裸鼠各脏器、肿瘤(T)及肿瘤对侧对应部位(N)放射性计数,计算相应T/N比值,并建立30min内各ROI的时间-放射性(A-T)曲线。结果①正常裸鼠的肾脏、肝脏内99mTc-octreotide分布最多,肺部、心脏部位分布较低,头部放射性分布最少,99mTc-octreotide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各脏器30min内A-T曲线显示放射性分布随时间延迟呈逐渐下降趋势。②5例荷瘤裸鼠的肿瘤显像均呈阳性;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后肿瘤部位在3h显像最清楚,整个检查时间内肝脏放射性强度明显高于肿瘤组织,肺部放射性与肿瘤部位较相近。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后肿瘤组织与对侧肢体肌肉的T/N比值在0.5h、2h、3h、4h分别为1.163±0.03、2.08±0.12、3.03±0.23、2.689±0.31;各时相T/N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69,P<0.000,1);通过两两比较发现,静脉注射显像剂后3h的T/N比值与其他各时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查时间肝脏部位的放射性平均计数高于肿瘤部位,肺部的平均计数与肿瘤相近。肿瘤部位A-T曲线显示,注射99mTc-octreotide后2min-3min出现一过性放射性分布高峰。结论运用99mTc-octreotide作显像剂,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裸鼠模型具有极高的显像阳性率,且3h肿瘤显像最清楚。
99m锝、奥曲肽、小细胞肺癌、裸鼠、受体显像
R73;R39
2015-0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