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肺癌中FHIT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生理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FHIT基因表达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FHIT基因在人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66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肺组织和3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阳性率(63.03%±26.41%)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3.74%±17.46%),而癌旁组织又显著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92.98%±5.56%)(P<0.01);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患者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吸烟组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阳性率(55.14%±27.55%)明显低于非吸烟组(71.93%±22.05%)(P<0.01);FHIT基因低表达组肺癌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 FHIT基因的表达下降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吸烟是导致肺癌患者FHIT基因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肺肿瘤、FHIT基因、免疫组化
5
R734.2;Q753(肿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29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9849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