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52/zgetbjzz2017-25-09-06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农村中学生记忆偏向的影响
目的 分析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对农村中学生记忆偏向的影响,为制定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心理虐待初中生25名及对照组27名,采用2组别(心理虐待组、对照组)×2形容词稳定性(人格特质词、情绪词)×2形容词性质(消极、积极)混合设计,考查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对个体记忆偏向的影响.结果 1)认可量分析表明,性质主效应显著(F=276.715,P<0.001);组别×性质的交互作用显著(F=5.857,P<0.05).2)反应时分析表明,稳定性主效应显著(F=6.126,P<0.05);组别×性质交互作用显著(F=28.318,P<0.001).3)再认量分析表明,组别×性质交互作用显著(F=35.332,P<0.001);组别×稳定性×性质三重交互作用显著(F=6.460,P<0.05).4)正偏向分析表明,心理虐待组在情绪词与特质词上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对个体记忆偏向存在影响.
心理虐待、学生、农村人口、记忆偏向
25
R179(妇幼卫生)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6QL06;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类项目2016RQXXJ053
2017-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8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