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9372.2016.04.019
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4+2”实践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本文在分析影响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基础上,结合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4+2”卓越工程师实践培养模式, “4”即4次专业基础实习,包括地质认识实习、地形测量实习、地质填图实习和矿山生产实习,主要依托学校实习基地,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2”即2次校外技能实习,包括卓越工程师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依托一线生产单位和科研项目,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该模式在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切实成效.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资源勘查工程
25
G640(高等教育)
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项目“资源勘查工程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项目“资源勘查工程特色本科专业”;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矿床矿相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5GJA239;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GUT2016CY01
2017-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