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反腐的天然不足
有人把过去一年称为"微博反腐年".借助微博这种简易的发布工具以及它所具有的方便转发的机制,很多反腐行为在这里得以广泛传播.《京华时报》去年底的梳理结果是,过去5年有39个网络反腐典型案例,其中2008年为2起,2012年则增加到19起.
公众欢呼反腐有了新渠道,可以通过微博发帖对某人某事进行检举揭发,引起网民共鸣、扩大影响,进而受到职能部门重视.但笔者认为,微博反腐有它天然的不足之处.
第一,微博这种体裁很容易道听途说.微博与标准意义上的媒体不同,它不需要考虑自己的可信性从而维持良性的商业运营.大多数微博用户不会有这种考虑,大多数看客也不会太追究一个微博账号发言的所谓"可信任度".
2013-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