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0169.2012.03.020
编码复制框架视角下翻译对现代汉语发展变化的影响——以被动语态为例
基于编码复制框架理论,借助历时双语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科库,考察20世纪前半叶被动语态在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中的历时发展,研究翻译在现代汉语发展变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总体上,翻译汉语中含“被”的被动语态呈降低趋势;而原创汉语中,却先升高,后降低.(2)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减少欧化成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习惯;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复制了译文的处理方式,造成了汉语的欧化.(3)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
编码复制框架理论、现代汉语、被动语态、翻译的作用
12
H159(写作、修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高等学校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
2012-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