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0450.2006.10.019
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 一、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定位1.课程性质--师范专业基础课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在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中有两类知识最为重要,一类为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所具备的胜任教学工作的特定学科知识,它由师范院校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提供;另一类为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理论、教育技能与教育实践知识,它由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提供,这类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和教育(见习)等,是教师专业知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规律,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教学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标志性的课程,集中体现了高师教育的师范性特色.正是这两类课程和两类知识构成了师范教育的性质.在此意义上说,高师教育可以说是双专业教育,即学科专业教育和教育专业教育.
高师教育、专业教育、专业知识结构、教育类课程、教师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师范院校、心理学课程、教育实践知识、专业基础课、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专业课程、知识构成、师范教育、课程性质、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教育技能、教学目标
G65(师范教育)
2006-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