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社会心理分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普遍倾心于土地包产到户.究其原因,除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外,这一制度还具备潜在的心理调节功能.具体地讲,在高度集中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包产到户一方面矫正了合作化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赋予了农民某种程度的”身心自由”,起到了类似社会”减压器”的作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包产到户、社会心理分析
D632;D668(国家行政管理)
2008-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