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现实主义魅力
2016年1月,在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并没有引起观众太多的注意,其后在视频网站播出后,引起意外反响,成为近年来纪录片领域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值得探讨的热点.
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走红,理论界已从多方面予以解析,也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诸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摆脱宏大叙事的桎梏,以人为本、厚今薄古、平民视角、微末叙事,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让普通观众找到精神的共鸣”;①“当今社会需要重视匠人、匠艺、匠心的培养,保护传统工艺,继承传统技艺”,而本片则是“对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延续”;②与此相类似的,则是一些论者从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日常生活化的叙事策略等角度对本片的肯定,在为数不多的论说中,张慧瑜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何走红?》所作的评述颇有理论深度.在她看来,《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因素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用父亲的目光来重新审视80年代以来形成的新体制所带来的新困境”,包括“中产家庭的不完整”与“工薪阶层被 丝化”;另一是赋予“平凡的工作以美学的、诗意的价值”.③
现实主义魅力
I206.7
2018-0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