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082.2002.06.022
嵊州市稻米消费习惯与新品种选用方向
@@ 嵊州市地处浙江中部 , 四面环山 , 境内多丘陵山区 , 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 , 现有耕地面积 29320 hm2, 人均占有耕地仅为 401 m2. 由于区域内人多地少 , 历史上粮食供求矛盾突出 , 过去普通农家都留有很多剩饭 ( 俗称留饭娘 ) , 供下一餐再煮 , 以节省粮食 ; 有经验的食堂师傅 , 先把浸透的大米用蒸笼蒸熟 , 然后再下锅煮成饭 , 1 kg米能做成 4 kg饭 , 选用的大米要求直链淀粉含量高、胀性好、出饭率高、蓬松性好 , 因而籼米便成了嵊州市居民的主要食粮 ; 平时 , 人们食用米制品也觉得很奢侈 , 加工量较少 , 把年糕、榨面 ( 米粉干 ) 、粽子视同珍品 , 形成了以籼米为主、粳米为辅的稻米消费习惯 . 改革开放后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 人们对稻米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 为此 , 我们根据嵊州市城乡居民的稻米消费习惯及其品质要求 , 明确各类型水稻品种的 选用方向 , 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
嵊州市、稻米、消费习惯、品质要求、直链淀粉含量、浙江中部、籼米、水稻品种、生活需要、生活水平、人多地少、丘陵山区、粮食、城乡居民、广大群众、供求矛盾、耕地面积、改革开放、大米、蓬松性
TS21(食品工业)
2004-0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