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8082.2000.01.004

中国水稻品种:现状与展望

引用
@@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3%的人口,其中,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50年代后期矮秆水稻和70年代初杂交水稻的育成是水稻育种的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后跃上亩产250公斤和300公斤的"台阶".其后,随着良种的推广应用,到90年代初期,单产又进一步提高到400公斤的水平.但是,此后由于育种材料缺乏和技术创新进展的缓慢,使新育成的品种和组合,只在抗性、米质或农艺性状等单方面有所提高, 而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上并无明显改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多样化,我国稻米需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买方市场开始形成,水稻品种、结构和质量与市场不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每年南方劣质早籼大量压库,出现卖粮难;另一方面又每年从国外进口优质米.水稻育种研究如何进行全面突破以迎接21世纪稻米生产和消费的新格局,已引起各个阶层的关注.

中国、水稻品种、水稻育种、人民生活水平、水稻新品种、生产和消费、整体素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育种材料、育成、推广应用、买方市场、生产利用、农艺性状、技术创新、格局、稻米、单产、矮秆水稻

S5(农作物)

2004-0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3-1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稻米

1006-8082

33-1201/S

2000,(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