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对“道”的宗教化阐释
《太平经》是指导早期道教形成的理论来源,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饶宗颐先生就曾引用汤用彤先生的研究说:“《太平经》者,上接黄老图谶之道术,下启张角、张陵之鬼教.”并认为“道教之创立,其渊源颇远,而实以《太平经》为其理论中心”1.傅勤家先生甚至说:(《太平经》)“为道经之最先者,非若道德、南华诸经……可比也.”2作为上承黄老图谶、下启道教创立的理论中心,《太平经》在吸收道家之“道”的同时,对“道”进行了宗教化阐释,使其成为具有人格化倾向的主宰神,继而提出世间万物都需守道而行、奉道行善的宗教实践观和伦理要求,并由此将自己的宗教实践和伦理要求与追求长生成仙的信仰相结合,提出寿最为善的观点.
太平经、宗教化、宗教实践、伦理要求、道教形成、理论来源、中心、汤用彤、实践观、人格化、饶宗颐、求长生、道教史、张角、渊源、信仰、吸收、倾向、地位、道术
B26;B22
2017-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