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地壳厚度变化及对成矿类型的制约:来自卫星重力数据的约束
提要:华南地区是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大粮仓",分布有多个多金属成矿带.多金属成矿带的形成常伴随着地下特殊的深部背景和过程,通过莫霍面深度的计算,对华南地区的地壳厚薄变化所反映的壳幔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可为探索华南地区地下巨量金属资源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基于球坐标的重力解算方法对高阶卫星重力场模型EIGEN-6C4的数据进行校正,得到华南地区的卫星布格重力异常.然后采用改进的Parker-Oldenburg方法进行变密度界面反演,获得华南地区莫霍面起伏特征.最后结合区内不同成矿带的范围和前人发表的地质、地球化学等资料,探讨华南地区不同成矿带的成矿物质来源与莫霍面起伏的关系.认为长江中下游和钦杭东段处于莫霍面隆起区域的成矿带,幔源物质对其成矿作用起主导地位,形成以铜、铁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南岭、武夷、钦杭西段及鄂西—湘西位于莫霍面隆-陷交替区域的成矿带,成矿与壳、幔源物质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最终形成钨、锡、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
卫星重力数据、球面重力校正、变密度界面反演、莫霍面深度、华南地区
46
P631.1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82,DD2019001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574133,416303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201;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YYWF201526
2019-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759-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