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101.2006.08.016
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对肝硬化程度评价的探讨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门静脉右支流速和血流量,以探讨其在评价肝硬化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组(31例)和肝硬化失代偿组(25例).非肝硬化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36例肝硬化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应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和血流量,分别比较各参数之间差异.结果 肝硬化组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以及血流量分别为(11.56±0.94)cm/s,(14.70±1.27)cm/s和(387.61±30.51)ml/min,较非肝硬化对照组的(14.32±0.81)cm/s,(17.94±1.02)cm/s和(499.05±25.44)ml/min明显降低(P值均<0.01),且肝硬化失代偿组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以及血流量分别为(9.08±0.31)cm/s,(11.91±0.45)cm/s和(262.3±12.18)ml/min,较肝硬化代偿组的(12.11±0.52)cm/s,(15.27±0.74)cm/s和(566.49±15.22)ml/min明显降低(P值均<0.01).结论 通过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的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和血流量,能较好地反映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于评价肝硬化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22
R4(临床医学)
福建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000Z138
2006-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