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结肠炎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缺血性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下表现及病理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平均年龄58.8岁;临床主要表现腹痛、便血及腹泻等;病变累及左半结肠27例(75.0%),未见累及直肠、升结肠和回盲部,也无全结肠受累.结肠镜下1例误诊为克罗恩病,2例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1例误诊为结肠癌;结肠镜确诊32例,确诊率为88.9%.根据Maston分型,一过型31例(86.1%),狭窄型5例(13.9%),无坏疽型.病理检查特征性改变为肠壁内微小血管闭塞、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沉着等.经治疗均临床痊愈.其中19例在治疗后2周~2个月复查结肠镜,8例在原病变部位有轻度糜烂、血管纹理模糊或浅小溃疡,11例内镜下黏膜“正常”.结论 缺血性肠炎有其特殊的临床、内镜表现以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则预后良好.
缺血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结肠镜
25
R574.62(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12-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8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