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文化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感的纠缠与救赎的幻想——论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跨文化书写与再书写

引用
在小说《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利用对中国文化传统意象的“断壁残垣”的重构,同时对中国本土戏剧里的“蹦蹦戏花旦”形象与奥尼尔剧作中的地母意象进行了跨文化书写与再书写.在这一表面上非政治性的故事里所展现的身份焦虑,实则反映了作为中产阶级世界的主导价值的个人主义处于一种深刻的危机之中,这导致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浸透了一种繁复的文化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感.而这种个人主义之所以失败或无效,并导致现代中国市民阶级主体性的无法建立,是因为半殖民、半传统的社会历史现实制约了一个文化上(与政治意义上的)市民阶级化的过程.小说文本深刻地、症状性地呈现了这个现实.

张爱玲、虚无主义、《倾城之恋》、文化政治

I20;K20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96-11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比较文学

1006-6101

31-1694/I

2017,(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