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800.2007.03.002
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与天下观——边境与边界形成的历史坐标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观,各王朝所持有的是天下观.即在法理上,中原王朝并不认为天下有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国家.这一观念自先秦时期奠定之后,影响深远,即便是由传统的"蛮夷之邦"入主中原的王朝也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政治观念.但是,天下观在其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却不得不每每面临诸多强大对手的挑战.因此,每当此时,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就有了一定的边界含义.不过,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边界出现干清朝.即当清朝面临沙俄这样从未接触过的具有全新文明的强大对手的挑战时,近代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才最终形成.换言之,只有当中国面临的对手足够强大,或者说其文明受阻于强敌时,天下观才转为国家观,有边无界的状态才得以消解.
国家、对手、天下、边疆、边界
17
K2(中国史)
2008-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