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9401/j.cnki.1007-3639.2022.02.003

肝外胆管癌的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引用
肝外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胆管的恶性肿瘤.在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指南中,肝外胆管癌被分类分为肝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两部分.近年来,肝外胆管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预后较差,手术切除在治疗中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在胆管癌的诊断方面,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均无特异性,仅作为提示患者病情改变的标志,便于及时调整治疗.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以用来进行多期对比,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肝部分切除或胆管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的常规外科治疗方式,而针对远端胆管癌可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对于有转移的肝外胆管癌,手术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不可切除的肝外胆管癌的介入治疗将成为新的趋势.近年来,胆道引流、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胆道支架、放射性粒子植入以及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等方法在胆管癌治疗中已广泛应用,研究的热点包括胆管癌的胆道引流以及改善胆汁淤积等,目前临床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胆管引流术、R FA以及局部放化疗,其中胆道引流术包括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以及经皮胆道内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ing,PTBS),对于缓解病情、治疗胆道梗阻均具有较好的效果.R FA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肝脏肿瘤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许多学者在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TACE联合经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方面进行尝试,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光动力疗法等在一些小样本的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仍旧缺乏大样本的临床数据支持.因此,未来在胆管癌的介入治疗方面,放射性粒子或放射性支架置入病变部位以进行局部放疗,或采用TACE联合HAIC,以及采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疗法与介入技术的结合等,有望为肝外胆管癌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胆管癌;介入治疗;胆道引流术;射频消融术

32

R735.8(肿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1249

2022-03-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18-12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癌症杂志

1007-3639

31-1727/R

32

2022,32(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