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3969.2016.04.007

突变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

引用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的重要疗效预测指标。该研究旨在探讨突变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NSCLC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同时采用突变特异性IHC法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检测290例NSCLC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计算突变特异性IHC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比较ARMS法和突变特异性IHC法检测EGFR突变的一致性。结果:以ARMS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当染色评分≥1+为阳性时,突变特异性IHC法诊断EGFR基因突变的灵敏度为72.92%,特异度为95.20%,PPV为93.75%,NPV为78.08%。突变特异性IHC法诊断不同类型EGFR基因突变的准确性相差明显:诊断19外显子缺失突变的灵敏度只有55.55%,但其特异度在99%以上;当染色评分为1+时,诊断L858R突变的灵敏度为90.27%,特异度为95.86%,当染色评分为2+或3+时,其特异度则为98.63%~100%。突变特异性IHC法与ARMS法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P<0.001,Kappa值:0.612~0.864)。突变特异性IHC法能直观判断EGFR基因突变细胞丰度。结论:突变特异性IHC法是EGFR突变分子检测的有效补充。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免疫组织化学

26

R734.2(肿瘤学)

2016-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26-33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癌症杂志

1007-3639

31-1727/R

26

2016,26(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