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150/j.1671-2870.2022.04.00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2017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共同制订并发布了第一版《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1].2021年,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结核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第一版共识进行了修订更新,目前该共识已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和《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3]上正式发表.本次新版共识更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结核病预防性治疗(tuberculosis preventive treat-ment, TPT)、结核病分子诊断、耐药结核病治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启动时机与方案、结核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tubercu-losis-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TB-IRIS)的诊断及处理、治疗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进展.现就本次共识(以下简称新版共识)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作一解读.
艾滋病、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分子诊断
21
R512.91;R52(传染病)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医学创新研究专项重大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传染病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科技创新项目;临床研究基础支撑项
2022-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3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