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各科室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2004年,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制定了AKI的"RIFLE"分层诊断标准,将AKI分为风险期(R)、损伤期(D、衰竭期(F)、失功能期(L)和终末期肾病(ESKD)这5期.但这一分期标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诊断AK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且未考虑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对肌酐的影响.2005年,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 )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制定了新的AKI共识,其将AKI定义为肾脏功能或结构方面的异常(包括血、尿、组织检测或影像学方面的肾损伤标志物异常),时限不超过3个月.AKI的诊断标准为,肾功能在48 h内突然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升高(绝对值≥26.4 μ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或尿量减少[尿量<0.5 mL/(kg·h),时间超过6 h].AKIN共识仍使用RIFLE分层诊断标准,但仅保留前3个急性病变期,且对分级标准作了调整,其规定诊断AKI的时间窗为48 h,强调了血肌酐的动态变化,为临床AKI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行性.与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制定的共识相比,AKIN共识规定只要血肌酐轻微升高≥26.4 μmol/L即可诊断AKI,此种情况可能被RIFLE漏诊,故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尿液、蛋白组学
10
R692.3(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75-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