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演变的免疫学机制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坏死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伴随心肌间质非特异性急(慢)性炎症反应、纤维化或心脏扩张等临床病理改变.VMC好发于青壮年,其发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绝大多数VMC患者可自愈,但15%~25%的VMC患者因病毒反复持续感染而导致慢性心肌纤维化,最终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其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目前,国内外学者将VMC分为3期,即病毒复制期、免疫反应期和DCM期[1].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免疫调节
10
R541.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2-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1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