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870.2002.02.004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思路
@@ 红细胞破坏多于生成导致的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有多种分类诊断. 基于病情,分为轻、中、重型乃至溶血危象;基于病程,分为急、慢性溶血;基于红细胞形态,分为球形、非球形红细胞溶血;基于溶血部位,分为血管内、血管外溶血;基于病因,分为先天(遗传)性、后天(获得)性溶血;基于病理机制,分为红细胞自身(膜、酶、球蛋白等)异常、红细胞外在(抗体、生物毒素、药物、化学中毒、渗透压改变、机械性损伤等)异常性溶血. 不同分类诊断强调了溶血性贫血的不同特点,且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对临床治"本"治疗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病因和病理机制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过程即析因过程,包括了解病人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进而归纳、分析,得出溶血"成因"(即诊断),必要时还可通过实验性治疗治疗证实之. 在此过程中,"分析"应有"序",即"思路". 这对保证诊断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溶血性贫血、诊断思路、红细胞形态、分类诊断、病理机制、治疗、机械性损伤、红细胞溶血、诊断过程、生物毒素、溶血危象、球形、慢性溶血、临床表现、决定作用、化学中毒、病因、证诊断、异常性、血管内
1
R733(肿瘤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