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请求权基础探寻方法——以“失物招领社”案为例

引用
一、案情及问题 2010年7月,王某创办了一家“物归原主失物招领社”,统一登记并保管他从保洁员、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等处征寻到的拾得物,并通过网络等渠道公布失物信息寻找失主,在失主认领失物时,根据遗失物的不同价值收取相应费用,其中30%作为拾得人的“提成”.至2010年10月,该“失物招领社”的工商营业执照仍在办理过程中.

本文的撰写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请求权基础探寻方法:展开民法的公因式”资助12YJC820113;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169-18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德私法研究

978-7-301-19768-4/D?2987

2012,(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