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对荨麻疹大鼠肥大细胞及白细胞介素-33、肿瘤抑制素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对荨麻疹大鼠致敏区域皮肤组织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抑制素2(ST2)表达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讨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针刺组针刺双侧"曲池""血海";阳性药物组给予氯雷他定(1 mg·kg-1·d-1)灌胃,均每日干预1次,连续干预7 d,并于第5天进行背部致敏造模,第7天进行抗原攻击并取材.测量各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蓝斑的直径;HE染色法观察致敏区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致敏区域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E及组胺(HIS)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致敏区域皮肤组织IL-33、ST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蓝斑直径明显增大(P<0.01),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升高(P<0.01),血清IgE、HI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皮肤组织IL-33、ST2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蓝斑直径明显缩小(P<0.01),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降低(P<0.01),血清IgE与HIS含量均降低(P<0.01,P<0.05),皮肤组织IL-33、ST2表达降低(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致敏区域皮肤表皮层结构残缺,组织边界不清,角化不完全,表皮细胞混乱,真皮层纤维排列杂乱,有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发生,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以上病理变化不同程度减轻.结论:针刺"曲池""血海"可以通过抑制IL-33、ST2的表达来降低血清Ig E含量,从而有效改善荨麻疹大鼠症状,起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针刺、荨麻疹、肥大细胞脱颗粒、白细胞介素-33、肿瘤抑制素2
48
R246.7(中医临床学)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攻关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
2023-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11-31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