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后针灸治疗的风险与对策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应用日益普遍,因此服药后针灸治疗的出血风险需要重视.合并用药,非正确服药剂量及频率,合并肝肾功能损伤是导致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后针刺出血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详细采集病史,关注凝血相关检验,重视血容量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完善诊疗流程是针对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后针灸治疗出血风险的对策.
针灸;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出血;对策
46
R246.1(中医临床学)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青年基金项目No.2018ZQ001
2021-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07-70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