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7501/j.issn.0253-2670.2022.17.003

壮药材红根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引用
目的 研究红根草(黄埔鼠尾草Salvia prionitis全草)的化学成分,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炎、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 应用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等技术鉴定其结构.采用Griess法和MTT法对分离得到的部分三萜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炎活性筛选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从红根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11,14-三烯-松香烷(1)、柳杉酚(2)、泪杉醇(3)、狗脊蕨酸(4)、白桦脂酸(5)、白桦脂醇(6)、桦木酮酸(7)、齐墩果酸(8)、3-表齐墩果酸(9)、23-羟基齐墩果酸(10)、常春藤皂苷元(11)、3α,24-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2)、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13)、熊果酸(14)、α-香树脂醇(15).化合物8、14对NO生成抑制率达到60%以上;化合物8、13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4.32+1.60)、(44.23±0.82)μmol/L;化合物 8 对人胰腺癌 PANC-1 细胞的 IC50值为(25.13±7.07)μmo1/L.结论 化合物4、7、10、14、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14抗炎活性较强;化合物8、11、13对EJ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化合物8、10、11对PANC-1细胞有良好抑制作用.

红根草、三萜、抗炎、抗肿瘤、狗脊蕨酸、桦木酮酸、齐墩果酸、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熊果酸

53

R284.1(中药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8BS048

2022-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276-528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草药

0253-2670

12-1108/R

53

2022,53(1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