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253-2670.2004.06.040
乌药的显微鉴别
@@ 乌药来源于樟科(LaHraceae)植物乌药Lin-dera strychnifolia(Sieb.et Zucc.)Vallar的干燥块根,是一应用历史久远的常用中药,早在<本草拾遗>中已有记载,陈藏器谓:"乌药生岭南、邕州、容州及江南,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桠,叶青阴白.根状似山芍药及乌樟,根色黑褐."苏颂谓:"以天台者为胜".主产于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等地.以浙江台州、金华所产品质最佳,奉为地道药材,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本品[1].乌药功效主要为顺气、散寒、止痛.用于脘腹胀痛、小便频多、痛经、疝气等.广西有用同属植物白胶木L.chunii Merr.作乌药用.各地有用同属中根有肥大珠状的作乌药用.另外,由于乌药取于植物乌药的块根,而作为灌木的植物生长相对比较慢,加之用量增大,造成药源紧张,故各地均有以茎及直根入药的,造成乌药中大量掺杂有乌药的直根及茎.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笔者做了乌药的显微鉴定.通过本实验可看出乌药的块根、直根、茎的组织构造及粉末组成是有区别的,从而为乌药的鉴别提供依据[1,2].
显微鉴别
35
R28(中药学)
2004-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9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