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童话·赘聚——重读《长恨歌》
一、 反讽:理解与误解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自1995年于《钟山》杂志连载以来,迄今已有23年.在二十余年中,小说文本经历了成为一部文学经典的必要过程,经历了被社会不断地接受与确认的文化熟知化(cultural familiarization)过程①.到如今,《长恨歌》不仅成为了王安忆传播最广的作品,并且成为了被符号化的"海派文学"代表作之一 ②.这经由了一段被广泛误读的接受旅程,形成了文学史独特的"效果历史意识"(the historically effected consciousness).《长恨歌》并非宗教性文本,这种文本意义的陌生感可能产生于评论家站立在上世纪90年代回望历史的断裂("1949")之际,令"怀旧"的想象与反思同时僭越了文本的初衷.这也使得这场当代文学作品的影响效应具有了解释学的意味,《长恨歌》在"力图理解的陌生的世界"(老上海)与"早已理解了的熟悉的世界"(新社会)之间,开辟了解释的视域,这可能得益于(受困于)1995年到2000年之间,中国当代社会经济文化与文学评论同时孕育了新的理解条件.而误解的产生,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渲染,同样来自于词义、审美、世界观等在作者和解释者之间所相隔的年代里发生了变化."……当整个经验世界失去它本来毫无意义的权威时,它就异化成审美判断的对象……在艺术经验中具有的审美主权与我们在艺术品本身的形式中遇到的真经验相比表现为一种异化."
2019-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