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机制的调整和汉语语汇系统的发展
语汇、语义系统的核心是字义关系的研究,本文结合上下位概念的关系讨论义场、义素的结构及其在汉语语汇系统中的反映.根据形声字提供的线索,汉语早期对现实的编码以”声”义为核心,组成字族;”声”体现上位概念,以它为核心的一组形声字体现下位概念.这种编码体系的特点是突出名物的核心地位,动作寄生于名物,性状接近于无;它在语汇中的反映就是:一类事物一个字,分类细,字数多,简直到了记忆无法承担的地步.语言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交际的需要迫使语言对编码机制进行合理的调整,方法就是将不同的字(”声”)中所隐含的共同意义抽象出来,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字,然后通过组字的方法去表示某些特殊的现象.这样,汉语编码机制的主流就从造字转化为组字,并淘汰那些语义偏窄、不太常用的字,减少字数,使表达方式趋于经济、灵活、多变.这是汉语编码机制的一次重大调整,现在所说的形容词基本上就是通过这种编码方式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这一调整,汉语语汇的单字编码格局解体,双字编码格局成为汉语语汇的主流.
编码机制、上下位概念、字义关系、语汇系统
H136(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