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民俗文化形象俄译重构研究
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显著,往往成为一个地域乃至国家的形象表征,是跨文化翻译中关注的重难点问题.路遥在《人生》中通过生态民俗文化、物质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乡土语言民俗文化等,勾勒出陕北黄土高原一带的风土人情,塑造了 80 年代初城乡二元交融、鬼神信仰盛行、乡土人物形象立体的乡土中国文化形象.本文基于自建小型汉俄双语平行语料库,结合关键词表对不同类型民俗文化词汇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考察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的再现策略,总结《人生》对外译介中乡土中国文化形象俄译重构中的得失表征.
《人生》、民俗、乡土中国文化形象、俄译
4
H059;H315.9;G122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重点项目YJSCX2022-070HLJU
2023-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4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