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唐诗一字平去两读而义同义别兼具问题论析——唐诗一字平仄两读而义有异同问题之三

引用
本文对唐诗中48个单字具有平去两读义同又兼一读(或两读)义别的音义关系及其用法进行了论证,结论是:1.这48个字绝大多数是上古平声字,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了声韵相同的去声,于是诗作中开始出现了一字平去义同兼义别的用例,到唐诗中获得了空前的发展.2.这48字具有两读义同特点的义项分为两类:一类是本义,一类是引申义,其余义项则分用平或去的一读来表示,于是构成一字平去两读而义同、义别相兼的音义关系.既基本上显示了各字的义项有本义与引申义的区别,又显示诸义词性的不同,这与诸字声韵相同而调不同的语音密切关系是两相对应的.如果理解诸字在唐代的音义关系以及到现代的音义变化规律,我们就可以准确解释诸字在唐诗中表示义同时的两读,表示义别时的一读.只有理解诸字在唐代的音义关系以及到现代的音义变化规律,才可以准确解释诸字在唐诗中表示义同的两读,表示义别的一读,进而分析唐诗的平仄律式和体格.3.这种音义关系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唐代诗体声律的需要,为诗人依律审音用字提供了更为自如的选择余地,对唐代诗律的形成和繁盛起了促进作用.唐以后这种用法明显衰减.

唐诗、平仄两读、平去两读、常读与偏读、义同义别兼具、平仄律式

H11;F27

北京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唐诗的平仄音读与字义异同关系研究”项目号13WYB005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2014年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项目“唐诗一字平去两读而义有异同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16-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0页

207-24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语言学论丛

978-7-100-10342-8

2015,(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